253 叶繁时代来临和欧美消息(今天8500多字,求点月票推荐票)-《从华娱开始崛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自从《追光者》公布第一月销量以后,在《音像世界》的专辑销量排行榜上,它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就没有下来过。

    以《音像世界》的地位和公信力,和各大唱片公司获取各个歌手的专辑销量信息非常容易,只是不会在榜单上公布具体销量数据,这样也能避免产生错误。

    但唱片公司自己公布销量信息的话,这就属于公开信息,《音像世界》则可以把这个信息单独拿出来点评或者公布。

    就在今天,【华纳京文】公布了《追光者》第二个月的销量,全球出货量350万张,实销308.5万张!

    为啥不是【朝阳公司】宣布?因为它现在已经变成了叶繁的形状,喜欢躲在后面看戏。

    虽说相比第一个月,《追光者》销量下滑了95.2万张,但308.5万张的销量,还是让业内人士很是震惊。

    这都第二个月了,销量还能这么恐怖,叶繁还是个人吗?

    毕竟这不是十万为单位,而是百万单位,哪怕销量下滑近一百万张,这个数据也非常的恐怖!

    现在港台顶级歌星新专辑前两个月销量,也就是七八十万张。

    能在这么短时间突破百万张的,也就任贤齐和王妃等天王天后寥寥数人,而且还是要他们的爆款专辑,一般专辑几十万张就不错了,甚至粤语专辑十几万就非常牛掰了。

    按照以往年份,在湾湾,一张专辑首月销量3-50万张就能拿出来大肆宣传,60万张以上那就是现象级的专辑,都能大吹特吹!

    在港岛,专辑首月能有10万张以上销量,就已经非常优秀,15-20万张那肯定是当年的顶级专辑。

    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叶繁的专辑就把这个销量标准一升在升。

    甚至到了一张专辑一年内销量就要破千万这种程度,跟其他天王天后完全拉开了巨大的差距。

    这怎么不让业内人士感到震惊和离谱?这特么不是人是狗吧!

    这让港台乐坛那些一个月只能卖二三十万张专辑的歌手怎么活?以后还能不能愉快的一起玩耍或商业互吹了?

    要是叶繁知道他的想法,肯定会鄙夷不屑。

    他的一张专辑,基本上都是由十首主打歌组成,可以说每首都经典好听。

    再加上这几年是实体唱片最后的辉煌时期,有这个销量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如果这样都不能拿到好成绩和好销量,怎么对得起那些被他薅歌的歌手?

    (周杰仑、章杰、汪半壁和周深等一众歌手齐齐朝叶繁呸了一声:“我谢谢你啊!”)

    所以过了今年,叶繁的专辑再想一年内在亚洲范围达成这个销量就比较困难,只能走向国际才行。

    毕竟互联网时代兴起,网上下载、MP3和盗版的影响,足以让实体唱片业逐渐走向落幕。

    倒是一些记者媒体、民众和吃瓜群众惊讶过后就没太大反应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是圈外人,体会不到这是什么概念,而且他们在《追光者》狂销400万张时就已经震惊过了。

    反而觉得200多万张的专辑销量也没啥,对叶繁来说算是基操。

    但还是有些记者媒体清楚这是什么概念,他们对这个数据进行了追踪报道。

    而且把《追光者》两个月的专辑销量加在一起,712.2万张的销量写成新闻标题还是非常惊人的!

    这才2个月,《追光者》的销量已经超700万+,而且看《追光者》的势头,很有希望在11月份就能达成千万销量的成就。

    就算11月份达不到,也不会相差太远,12月份肯定可以,所以《追光者》销量进军千万只是时间问题。

    这就很可怕了,华纳公司之前喊的口号即将成真,5个月销量过千万!谁能在亚洲打破叶繁这个记录?

    而且质疑这个销量的人很少,因为每次【华纳京文】公布叶繁专辑数据,都会公布相应的纳税报表或者其他证明,让人想找问题都找不到。

    况且以叶繁的性格和对专辑的自信,根本不屑于去弄虚作假,他之前还觉得销量太高太高调,很多时候都选择不公布专辑销量。

    而且抛开那些宣传性质以及连带盗版销量都计算入内的专辑,仅从权威机构披露出来的正版销量数据。

    专辑销量能突破千万级的华语乐坛歌手,两只手都可以数得过来!

    但能在一年,甚至几个月内,专辑销量就能突破千万级的歌手,整个亚洲就叶繁一人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