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9 【国风】影响和发布会(二合一)-《从华娱开始崛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、范双冰,李晓冉则双眼冒星的看着玉树临风的叶繁,陈好和吴越等年轻人则看的吃惊不已!

    他们知道自己这位师兄非常有名,但是现场的记者人数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!

    还好叶繁早有准备,让王晶花借了影视城的大型会议室来开这个发布会。

    办完开机仪式,剧组主创和记者们就移步会议室,准备接下来的环节。

    起先自然是安排好的问答环节,朝阳公司请的记者问主创关于《少三》这部电视剧的问题。

    叶繁、吴晶和王新民等人自然是一顿商业互吹,就差把这部电视剧说成是内地最好的武侠电视剧。

    虽然有些夸张,但《少三》成为内地最好的武侠电视剧……之一还是没问题的!

    就在其他记者等的有点躁动的时候,主持人终于宣布接下来可以自由采访,这时所有记者齐刷刷的举起了手。

    这场面那叫一个壮观,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个场面,还以为会议室在上什么惊天动地的课程,有这么多人要提问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第一个被选中的记者站起来就朝叶繁问道:“叶繁,你姑姑姑父是考古老师,你怎么会想到写一本盗墓?”

    虽然叶繁做了很多腹稿,但记者提问的脑洞显然更大。

    “你也说了是,如果想看考古内容,这方面的书籍有很多,去文物博物馆也能有所了解。”

    “要想让人看的有趣,那肯定要另辟蹊径,加上市井江湖和神秘知识才会好看。”

    那位记者还想问,可惜主持人先前就规定一个人只能问一个问题,那位记者只能无奈的坐下,听别人提问。

    “叶繁,《鬼吹灯》一共有几部,多少字?”

    “几部不好说,《鬼吹灯》其实有两个主线和两个主角团,另外一本叫《盗墓笔记》,字数大概200万字以上吧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回答,记者们一阵哗然,这年头一个人写200万字的?这可是大工程啊!

    “叶繁,那你已经写了多少字数?两个主角团会有交集吗?”

    “现在已经写了60多万字了,不过其中有《前传》,要等《鬼吹灯》后期才会发行,两个主角团会有部分联动。”

    接着一个台省记者问道:“叶繁,《前传》是写什么年代的?我看《鬼吹灯》是写的80年代,更早的年代有些吗?比如M国时代?”

    “《前传》主要写的是明朝,《盗墓笔记》也是差不多年代,不过50年代也有写,《外传》会写M国那个年代。”

    记者越问,发现《鬼吹灯》这部的信息就越多,《鬼吹灯》不止一个主线,还有一本《盗墓笔记》和另外一个主角团。

    而且正本都没写完,叶繁《前传》已经写好了,而且《外传》也早有计划。

    叶繁还说里面很多人物都能单独写一本自己的故事,这让记者们震惊不已,这特么是什么神人啊!

    叶繁这么一通解释,让记者们明白了叶繁这是要搞一部鸿篇巨作啊!

    《鬼吹灯》整个系列写下来啊,200万字都是打底,300万甚至400万字都能写!

    “叶繁,你写《鬼吹灯》是有把它拍成电视剧或者搬上大荧幕的打算吗?”

    “是有这方面想法,不过要拍《鬼吹灯》需要很多特效,现在国内这方面技术还不成熟,可能要过几年在说,先把写完吧。”

    后续的内容叶繁就没有透露太多,他今天爆的料已经够这些记者回去写一段时间了。

    王新民、吴晶等人也在边上听着津津有味,他们明白这些人是为谁来的,自然不会不高兴。

    反而有了叶繁,《少三》的名气会变得更大!

    记者们见叶繁不在多数说《鬼吹灯》,转而问起《烛光》和【中国风】的事情来。

    “叶繁,你是怎么想到把戏腔加到流行音乐里,然后创作出【中国风】这一新风格的?”

    “我小时候跟着我妈妈和奶奶学过一段时间京剧,我觉得戏腔其实很好听,但不一定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喜好。”

    “我认为像京剧这样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好听的,但京剧在新时代想要发展起来还是要融合新的文化和潮流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我听的歌也比较多,《燕京一夜》、《说唱脸谱》和《红颜知己》都有这方面的融合,并对我有很大的启发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才能写出《烛光》和其他【中国风】的歌曲,在这里我得感谢一下写出这些歌的歌坛前辈们。”

    “创作出【中国风】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也是这些歌坛前辈的。”

    叶繁的回答堪称大气,不仅夸赞了一番中国传统文化,还致敬歌坛前辈,把创作【中国风】的功劳分出去一些。

    这样不仅能获得别人的感激,他创作【中国风】第一人的名头也跑不掉,而且这会让支持【中国风】的专业人士变得更多!

    “那你的新专辑什么时候发售?另外几首【中国风】的歌曲会更好听吗?”

    “大概在八月初吧,还要拍一下MV,另外几首【中国风】风格会更纯粹一点。”

    又被问了几个专辑问题后,叶繁这才强制把话题转到《少三》身上,不然今天上午这个记者会就别想结束了。

    整个记者会持续了一个小时才结束,叶繁也成功的宣传了《少三》,也转移了记者的注意力。

    他想拍《少三》的真正原因记者没有问,剧组全是内地人没有一个港台人员的情况记者们也没注意到!

    叶繁倒是想把真实情况说出来,哪怕得罪袁八爷和那边影视圈的人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吴晶被那样对待本来就是袁八爷的问题,要不是吴晶拦着,叶繁都想找袁八爷要说法!

    可惜由于“奇典”的力量,叶繁不能批评那边,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,以作品和实力来打他们脸!

    所以发布会结束后,叶繁没有让剧马上开机,而是留下来和王新民、吴晶还有其他武指开始讨论《少三》武打的风格。

    教员说的好,做事情要统一思想,这样子才能让团体走上成功!

    原版《少三》的武打风格叶繁自然会借鉴,除此之外,《太极宗师》、《天下第一》、《水月洞天》和《小李飞刀》等经典武打电视剧的打戏风格和动作,叶繁也一一对众人进行了详细介绍。

    为此叶繁还化身临时“第一武指”,和于承惠、吴晶、于海等人过起了招。

    除了吴晶,于承惠等人这才发现叶繁的功夫和打戏都非常的不错。

    于承惠笑道:“我觉得不用我们这些老家伙,叶总你一个人就能把这部戏的打戏给设计完。”

    叶繁笑道:“于老师你过奖了,我这花拳绣腿哪里能跟你们比,我也就是想法多,具体的还得你们来定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,真要比功夫你可比我们差远了,倒是你这设计功夫的想法挺厉害。”

    众人被吴晶这话逗的哈哈大笑,叶繁不由得翻了翻白眼,除了吴晶谁还敢跟他这么说话。

    于海笑道:“叶总刚刚说的这些打戏套路确实不错,给我很大的启发,一会王导拍的时候我们在现场讨论用什么套路和动作,这样效果最好。”

    王新民也开心道:“是啊,我现在都有很多想法等不及开拍了!”

    “那王导你们就先拍,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点点头,他们知道叶繁会晚点进组,也就没留他。

    刚刚叶繁给他们说的打戏套路算是让他们开了眼界,叶繁起码帮他们设计动作的思路拓宽到了七八年后。

    可不得七八年后吗!《天下第一》和《水月洞天》都是04-05年的剧,不把他们提前培养好了,叶繁还怎么截胡王京和周易公司?

    离开剧组后,叶繁和王晶花来到了朝阳公司,张星已经在公司等着他了……

    没办法,摊上叶繁这个学生老板,周末他们还要来上班,叶繁现在也就是周末有时间才会来公司检查下工作。

    “上个月《爱就一个字》国内总销量只有95多万张了,内地销量比5月份低了差不多一半,国外销量也只有50多万张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张星的话,叶繁点点头,接过他递来的资料就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6月份《爱就一个字》的销量开始有较大的下滑,内地销量只有56万多张,港台销量只有40多万张。

    5月份《还珠格格》播出后,《爱就一个字》当月在内地销量有了巨大的反弹,达到了115万张。

    港台一起也有55万张,加上国外销量63万张,5月份《爱就一个字》全部销量还有233万张。

    但6月份的话《爱就一个字》全部销量就只有145万张,下降了近100万张。

    而前两个月《爱就一个字》的销量收入有1.8026亿RMB,朝阳公司能分到7210.47万元,交完税还有5984.69万元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销量对叶繁来说是下滑比较大,但对华语歌坛大部分歌手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的销量。

    因为《爱就一个字》发行到现在,单张专辑的销量达到了987万多张,接近千万的销量!

    更别说他之前的专辑销量,要算在一起那就更多。

    这个数据要是公布出去别提多恐怖了,因为《爱就一个字》今年销量过千万肯定没问题!

    这可是98年单张专辑年度销量过千万啊!张学友都没达到的过这样的成绩。

    他的专辑销量过千万的不是没有,但那是累计销量,怎么和叶繁这样专辑年度销量千万的比?

    国内其他专辑销量过千万的歌手更别说了,都是累计销量,年度销量过千万的除了叶繁就没有了!

    应该说这年头除了欧美乐坛巨星,整个亚洲范围内也没有能单张专辑一年卖出近千万销量的歌手!

    因为他们缺乏内地市场!能在内地卖出这么多正版专辑的,除了叶繁也就是小齐!

    但小齐《心太软》去年在内地的销量只有631万多张,离千万销量还差的元。

    当然,《爱就一个字》能卖出这样的销量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。

    在叶繁进入欧美乐坛前,一般情况下他的华语专辑想一年卖出千万张还是不容易的。

    不过《追光者》应该能更快突破这一数据,叶繁可是憋了个大招!

    此时张星又说道:“对了小繁,《快本》和《综艺大观》想请你去参加节目,他们愿意帮你宣传你的新专辑,你要去吗?”
    第(2/3)页